
爭議絕平+雙標吹罰!西甲"皇家裁判"引爭議,聯(lián)賽走向衰落不可避免
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4時,西甲第13輪上演焦點對決,領頭羊皇馬客場2-2艱難逼平升班馬埃爾切,憑借1分優(yōu)勢勉強守住積分榜榜首位置。然而這場身價懸殊(皇馬7.71億歐元VS埃爾切4600萬歐元)的較量,最終卻因爭議判罰成為輿論焦點,西甲"皇家裁判"的老話題再度被推上風口。
此役埃爾切擺出532陣型頑強抵抗,皇馬則以3412陣型發(fā)起猛攻。下半場局勢跌宕起伏:費巴斯率先為埃爾切打破僵局,赫伊森斬獲皇馬處子球扳平比分;羅德里格斯的進球助埃爾切再度領先,直到補時階段,貝林厄姆的爭議破門才為皇馬強行續(xù)命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記絕平球被質疑存在明顯沖撞門將犯規(guī),裁判不僅當場判罰有效,VAR也未介入復核,讓埃爾切的勝利果實付諸東流。
比賽中皇馬多次通過"跳水"獲得吹罰偏向,頻繁打斷埃爾切的進攻節(jié)奏,而賽前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剛抨擊過"巴薩與裁判問題",此番球隊卻成為爭議判罰的直接受益者,雙標行徑引發(fā)廣泛吐槽。事實上,西甲裁判爭議并非個例——與英超裁判偶爾"劫富濟貧"的混亂吹罰不同,西甲不少爭議判罰往往偏向皇馬、巴薩等傳統(tǒng)豪門,目的在于鞏固強隊地位。這種明顯的傾向性判罰,不僅讓聯(lián)賽公平性大打折扣,也成為西甲近年競爭力下滑、逐漸被英超拉開差距的重要原因。
看似受益的皇馬,實則長期被"裁判庇護"所拖累。缺乏公平競爭環(huán)境的錘煉,球隊在歐戰(zhàn)賽場的競爭力已顯露疲態(tài),而聯(lián)賽公信力的持續(xù)流失,更讓西甲的吸引力不斷下降。"皇家裁判"的存在,究竟是在維護豪門利益,還是在親手葬送西甲的未來?